博罗商品条码代表什么?
作者:惠州欣昌条形码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3-01-02 08:00:10
几条简单的线条就隐藏了大量信息,在使用条形码时,全部工作都根据相同的标准展开,客观且准确可靠地将信息从一个系统传输到另一个系统,不受使用者干扰。条形码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制造业的繁荣,如今,条形码已成为现代生产中的一项基本标识,并已逐步延伸到刀具预调领域。
条形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使用条形码可避免人工输入错误,黑色线条携载大量频繁使用的信息流,通过扫描读取信息,避免发生错误。在超市或现代仓储管理中使用条形码时,全部工作都根据相同的标准展开,客观且准确可靠地将信息从一个系统传输到另一个系统,不受使用者干扰。使用条形码系统可让每把刀具都拥有惟一的识别标识而无需考虑刀具所在位置,避免由于使用错误的刀具数据而引起设备碰撞,以及由此导致的停工期。此外,刀具无需重新测量即可再次使用。
1使用条形码为您带来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使用条形码可避免人工输入错误。黑色线条携载大量频繁使用的信息流,通过扫描读取信息,避免发生错误。条形码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第一套数据处理系统开始应用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现在,条形码已成为现代生产中的一项基本标识,并已逐步延伸到刀具预调领域。
早在1994年,ZOLLER就已开始使用条形码系统。通过在刀具供应过程中使用条形码系统,整个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及准确性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2用户获益显著使用条形码系统可让每把刀具都拥有唯一的识别标识而无需考虑刀具所在位置,避免由于使用错误的刀具数据而引起设备碰撞,以及由此导致的停工期。刀具无需重新测量即可再次使用。ZOLLER使用条形码携载切削刀具的名称和编号信息。条形码以标签或打印输出的方式粘贴在切削刀具上。ZOLLER预调和测量设备上安装了与之相配的条形码扫描仪。读取刀具上的条形码即可调用电子控制单元或刀具管理系统中已存储的刀具数据。当然,ZOLLER预调和测量设备也可将条形码打印到惠州条码标签上,以便将其粘贴到刀具上。条形码扫描仪、软件和条码打印机是ZOLLER设备的选项。ZOLLER还提供用于打印数据的刀具标签,以便通过条码标签准确、可靠地识别刀具。
3使用条形码的设置表和刀具测量为每个生产项目所配备的刀具车上都附有带条形码的设置表。扫描条形码后控制系统的屏幕上显示调出的设置表,操作者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可按任意顺序从刀具车中取出附有标签和条形码的刀具并将其插入ZOLLER对刀仪的刀具主轴。摘除刀具标签并扫描条形码。ZOLLER设备自动检测需使用的刀具,并从数据库中调用刀具识别编号。然后启动测量程序,存储测量结果,打印输出至标签,从主轴中移除刀具,重新附上刀具标签并将其放回刀具车。全部操作结束后,刀具准备工作完成,随时供设备使用。整个工作过程快速、安全、准确,且完全独立于操作者。事实上,整个操作过程无任何发生输入错误的可能性。
ZOLLER条形码系统不仅能帮助完成预调和测量,还能选取订单并组织刀具。
4用条形码根据订单选取刀具操作者可在显示器上从ZOLLER刀具管理系统中选择所需的设置表,显示订单选取列表,并打印输出带条形码的列表。此外,还可输出条码标签,这样就能为每把刀具都贴上其刀具识别编号。现在,通过条形码和订单选取列表可自动调用、移除所需刀具。这样,仅需几分钟即可将全部刀具整体移至下一个生产程序。由于附有条码标签,所有刀具随时待命,整个操作过程非常简单。
ZOLLER条形码系统提供了系统且直观的信息,并帮助客户适时为机床提供正确的刀具及最佳的测量和预调。其结果是每位操作者都能快速、准确无误地操作,无需手工输入数据。
了解惠州条码的基本原理
一维条形码简介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图书管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交通等领域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当今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条码的概念
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条”指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部分,“空”指对光线反射率较高的部分,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数据表达一定的信息,并能够用特定的设备识读,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进制信息。通常对于每一种物品,它的编码是唯一的,对于普通的一维条码来说,还要通过数据库建立条码与商品信息的对应关系,当条码的数据传到计算机上时,由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对数据进行操作和处理。因此,普通的一维条码在使用过程中仅作为识别信息,它的意义是通过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而实现的。
条码的码制
码制即指条码条和空的排列规则,常用的一维码的码制包括:EAN码、39码、交叉25码、UPC码、128码、93码,及Codabar(库德巴码)等。
不同的码制有它们各自的应用领域:
EAN码:是国际通用的符号体系,是一种长度固定、无含意的条码,所表达的信息全部为数字,主要应用于商品标识
39码和128码:为目前国内企业内部自定义码制,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条码的长度和信息,它编码的信息可以是数字,也可以包含字母,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线领域、图书管理等
93码:是一种类似于39码的条码,它的密度较高,能够替代39码
25码:只要应用于包装、运输以及国际航空系统的机票顺序编号等
Codabar码:应用于血库、图书馆、包裹等的跟踪管理
条码符号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条码的组成次序依次为:静区(前)、起始符、数据符、(中间分割符,主要用于EAN码)、(校验符)、终止符、静区(后)
物流单元的编码
物流单元标识代码的结构
物流单元标识代码是标识物流单元身份的惟一代码,具有全球惟一性。物流单元标识代码采用SSCC(SerialShippingContainerCode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表示,由扩展位、厂商识别代码、系列号和校验码四个部分组成,是18位的数字代码,分为四种结构。其中,扩展位由1位数字组成,取值0~9;厂商识别代码由7~10位数字组成;系列号由9~6位数字组成;校验码为1位数字。
附加信息代码的结构
附加信息代码是标识物流单元相关信息(如物流单元内贸易项目的GTIN(GlobalTradeItemNumber全球贸易项目代码)、贸易与物流量度、物流单元内贸易项目的数量等信息)的代码,由应用标识符AI(ApplicationIdentifier应用标识符)和编码数据组成。如果使用物流单元附加信息代码,则需与SSCC一并处理。
1950年美国的N.J.Woodland申请了环形惠州条码专利。1961年美国提出货车上用的条码识别标示方案。1962年《控制工程》的杂志上发表了描述各种条码和标签技术的文章。1967年辛辛那提的一家超市首先使用条码扫描器。1969年比利时邮政采用荧光条码表示信函投递点的邮政编码。1970年美国成立UCC;美国邮政局采用长短形条码表示信函的邮政编码。1971年欧洲的一些图书馆采用Plessey条形码。1972年美国提出库德巴码、交叉25码和UPC码。1974年美国提出39码。1976年欧洲采用EAN码。1980年美国军事部门采纳39码作为其物品编码。1981年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成立;实现自动识别的条码译码技术;128码被推荐使用。1982年手持式激光条码扫描器实用化;美国军用标准military标准1189被采纳;93码开始使用。1983年美国制定了ANSI标准MH10.8M,包括交叉25码、39码和Codebar码。1984年美国制定医疗保健业用的条码标准。1986年美国的DavidAllairs博士提出49码。1988年可见激光二极管研制成功;美国的TedWillians提出适合激光系统识读的新颖码制16K码。1986年中国邮政确定采用条码信函分捡体制。1989年中国成立“中国物品编码中心”。1991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代表中国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上一篇:惠州产品条码管理办法
下一篇:惠城区条码的基本规则